" "
lumez 小宙醫美診所 > 全部文章 > 老人肌少症全攻略,肌少症營養品/運動/飲食,全面預防老人肌少症問題

老人肌少症全攻略,肌少症營養品/運動/飲食,全面預防老人肌少症問題

全部文章 科學減重
2025.10.23
老人肌少症全攻略,肌少症營養品/運動/飲食,全面預防老人肌少症問題
[ez-toc]

隨著年齡增長,很多人發現長輩越來越容易跌倒、走路不穩,甚至變得不願意活動,可能已是「肌少症」警訊,年齡增長不僅是數字的變化,身體機能也逐漸面臨挑戰,過去活力十足的他們,現在卻變得不愛出門、對一切都提不起勁,這些看似「老化」的正常現象,其實背後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健康警訊-「肌少症」。

肌少症不僅會讓長輩的體力大不如前,更會大幅增加跌倒、骨折的風險,甚至影響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。面對這個隱形殺手,透過補充老人肌少症營養品、適度的運動與專業的協助,肌少症是可以被預防與改善的。

老人肌少症要補充哪些營養品?

    ⭐老人肌少症營養品多吃有用嗎?帶你認識肌少症

    骨骼肌質量與功能逐漸流失,當肌肉量減少,肌肉力量與身體功能都會隨之下降,導致行動能力變差、平衡感不佳,這就是老人肌少症的症狀。

    🔸肌少症的診斷標準

    依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(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, AWGS)在2019年提出之定義,分為三大面向:肌肉力量、體能表現和肌肉質量。

    1. 肌肉力量:以慣用手握力作測量,男性小於28公斤、女性小於18公斤則表示肌力不足。
    2. 體能表現:若於6公尺內行走速度小於每秒1公尺、或是五次起立坐下花費時間超過12秒,就表示體能表現差。
    3. 肌肉質量:四肢骨骼肌肉以DXA測量肌肉量,男性小於每平方公尺7公斤、女性小於每平方公尺4公斤;或以BIA測量,男性小於每平方公尺7公斤、女性小於每平方公尺5.7公斤,表示肌肉量下降。

    🔸Q:肌少症營養品多吃有用嗎?

    老人肌少症營養品是輔助,但不是萬靈丹。當身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時,肌肉合成會受到影響,這時適量補充營養品確實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,幫助肌肉生長與修復。然而,單純依賴營養品而不配合運動,效果會大打折扣,因為肌肉的合成需要透過阻力訓練來刺激增加肌肉量。

    銀髮族肌少症的改善,必須是「均衡飲食」、「足夠蛋白質」與「適度運動」三者並行,才能發揮最大效果,補充營養品卻沒有搭配運動與正確飲食,效果有限。

    ⭐為什麼會得肌少症?哪些族群要特別注意?

    肌少症的常見成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,原發性目前尚無法找到特定的原因,因老化造成的衰退;而次發性的原因為:

    1. 活動力下降:長時間久坐不動、靜態生活都會使得肌肉流失。
    2. 營養攝取不足:尤其是蛋白質攝取不足,身體缺乏建造肌肉的原料。
    3. 荷爾蒙變化:睪固酮、生長激素、胰島素生長因子等,這些與肌肉生長相關的荷爾蒙分泌減少,都會使得肌肉生長的速度降低甚至停滯。
    4. 慢性疾病:如糖尿病、腎臟病、癌症等,都可能加速肌肉流失。

    🔸哪些族群是肌少症高風險群?

    • 年長者:肌肉質量在30歲後逐漸減少,每年流失5%至1%的肌肉量;40歲後,每10年減少8%;70歲後,每10年更減少15%。
    • 長期缺乏活動者:肌肉需要持續刺激才能維持及生長,缺乏活動時,肌肉也會慢慢流失。
    • 營養攝取不均衡者:蛋白質攝取不足,肌肉無法有效合成。
    • 患有慢性疾病者:如慢性腎臟病、癌症等,身體處於發炎狀態,容易流失肌肉。

    即使是有常規運動習慣的人,年齡增長後肌肉量與功能還是可能下降,如果同時有多重慢性疾病,或是減少活動量甚至不太活動,都是造成肌少症的高危險因子。

    ⭐老人肌少症常見症狀有哪些?

    肌少症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,導致許多人錯過黃金治療期。以下是常見的症狀與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:

    1. 走路速度變慢:走路時步態不穩,容易跌倒。
    2. 上下樓梯困難:需要扶著扶手,或中途需要休息。
    3. 握力變弱:擰毛巾、開瓶蓋都覺得費力。
    4. 體重減輕: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,體重快速下降。

    🔸老人肌少症簡單自我檢測方式

    1. 量測小腿圍:
      • 皮尺法:先將膝蓋彎曲,大腿與小腿呈90度,以皮尺圍繞住小腿最粗的地方,若女性小於33公分,男性小於34公分,代表是肌少症的高風險群
      • 手指量測法:用自己的食指及大拇指,圍住小腿最粗的地方,如果手指與小腿間有空隙代表有肌少症的風險。
    2. 起立坐下:坐在椅子上,雙手抱胸,盡可能快速地站起,再坐下,重複5次。如果完成時間超過12秒,代表有肌少症的可能性很大。
    3. 握力器檢測:以標準握力器檢測,若女性手部握力小於18公斤,男性手部握力小於28公斤,代表是有肌少症的風險。

    Contact us

    想體驗老人肌少症運動處方嗎?立即諮詢小宙初日診所:

    ⭐老年人肌少症運動怎麼做?醫師運動處方報給你知!

    隨著年紀增長,肌肉量會逐漸流失,若沒有及時介入,就會導致「肌少症」,老人肌少症不只讓人走路變慢、容易跌倒,甚至會增加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與失能風險!好消息是:運動就是最好的藥,而且有科學依據!

    🔸一、運動處方的三大核心

    根據醫學研究與國際共識,肌少症的運動處方包括:

    1. 阻力訓練(重量訓練) 

    目標:刺激肌肉生長、維持肌力。

    建議:

    1. 每週 2-3 次
    2. 每次 4~6個動作
    3. 每動作 2-3 組,每組 8-12 下(中等強度,做到感覺有點吃力)
    4. 常見動作:坐姿腿推、深蹲、啞鈴推舉、划船

    2. 平衡與柔軟度訓練

    目標:降低跌倒風險、維持日常活動能力。

    建議:

    1. 每週至少 2 次
    2. 太極、瑜伽、單腳站立、側走訓練

    3. 有氧運動

    目標:改善心肺功能、促進代謝。

    建議: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(快走、腳踏車、游泳)或 75 分鐘高強度(慢跑、有氧操)

    🔸二、醫師的提醒

    1. 循序漸進:一開始不要過度訓練,先由低強度開始。
    2. 安全第一:若有心血管疾病、關節問題,建議先讓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。
    3. 營養搭配:攝取足夠蛋白質(每公斤體重 1.0-1.2g),效果更佳。

    肌少症並不是無法逆轉的,只要有「正確的運動處方」,搭配均衡飲食,就能讓長輩重新找回活力,延緩衰弱、降低跌倒風險,運動,就是最好的抗老藥!

    ⭐老人肌少症營養品怎麼挑?營養師建議吃這些養肌肉!

    老人營養補充是預防肌少症的重要關鍵,除了運動,正確的營養攝取是預防與改善肌少症的基石。營養師建議,可從以下三種關鍵營養素著手:

    1. 蛋白質:是肌肉合成的唯一原料,長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.2-1.5公克,舉例來說,60公斤的長者,每天至少需要攝取72-90公克的蛋白質。優質蛋白質來源如:黃豆、雞蛋、魚肉、雞肉、魚類等。
    2. 維生素D:有助於肌肉的生長與功能維持,並能促進鈣質吸收,可透過曬太陽、食用菇類、雞蛋等食物攝取,若攝取不足可與醫師討論是否使用維生素D保健食品。
    3. 鈣質:雖然不是直接合成肌肉的原料,但鈣質能維持骨骼健康,減少因骨質疏鬆帶來的跌倒風險。可從牛奶、小魚乾、深綠色蔬菜、豆腐等食物中補充。

    優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營養素,補充品為輔,若長者食慾不佳、牙口不好,或是因吞嚥困難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,可以適度搭配高蛋白營養品;注意飲食定時定量,三餐都要有蛋白質,避免集中在某一餐攝取;運動後30-60分鐘內是補充蛋白質的黃金時間,能有效幫助肌肉修復與生長

    ⭐預防肌少症,培養銀髮族健身習慣是關鍵!

    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量與肌力會自然下降,容易導致行動力退化與跌倒風險增加。想要預防老人肌少症,銀髮族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:

    🔸1. 規律進行阻力訓練

    1. 每週進行 2~3 次重量訓練。
    2. 每次選擇 4~6 個動作,每動作 2~3 組、每組 8~12 下。
    3. 可從中等強度開始,如:坐姿腿推、深蹲、啞鈴推舉、划船 等。

    🔸2. 加入平衡與柔軟度訓練

    1. 每週至少 2 次。
    2. 可選擇 太極、瑜伽、單腳站立、側走訓練。

    🔸3. 培養有氧運動習慣

    1. 每週 150 分鐘中等強度(如快走、腳踏車、游泳)
    2. 或 75 分鐘高強度(如慢跑、有氧操)。

    🔸4. 攝取足夠蛋白質與營養

    1. 每餐攝取足夠 優質蛋白質(如魚、蛋、豆製品、乳製品)。
    2. 補充維生素D、鈣質與Omega-3脂肪酸,有助肌肉與骨骼健康。

    🔸5. 建立規律作息與持續運動習慣

    1. 固定運動時間,養成每週運動的節奏。
    2. 可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運動,提高動力與安全性。

    ⭐老人肌少症營養品常見問答

    🔸1.老人肌少症看哪一科?

    建議可以先看家庭醫學科、老年醫學科或復健科。醫師會進行初步評估與診斷,並依據情況轉介營養師、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團隊,獲得更完整的治療計畫。

    🔸2.老年人肌少症要吃什麼東西?

    最重要的是要吃得足夠!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,例如:魚類、雞肉、雞蛋、豆腐、豆漿、牛奶等,並搭配富含維生素D與鈣質的食物。若有飲食上的困擾,建議諮詢小宙營養門診,規劃個人化的飲食菜單。

    🔸3.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肌少症嗎?

    維生素D能幫助肌肉生長,並維持肌肉功能。研究顯示,維生素D缺乏者若適量補充,可改善肌肉功能,但維生素D並非萬能,仍需搭配足夠的蛋白質攝取與適度運動,才能發揮最大效果。

    ⭐想瞭解老人肌少症如何改善?立即諮詢小宙醫學

    肌少症的逆轉,需要跨領域的專業協助。小宙醫學結合醫師、營養師與運動團隊,為長者提供全方位的醫學營養運動處方。透過體組成分析,能精準了解長者身體比例,提供客製化運動處方,由營養師門診一對一諮詢,為您量身打造飲食計畫,確保每日營養攝取充足。專業運動團隊根據長者的身體狀況及醫師運動處方,協助長者完成安全有效的訓練,幫助長者重建肌肉力量。

    如果您正為家中的長者感到擔憂,或想預防自己未來的健康風險,立即諮詢小宙初日診所,讓我們成為您與家人的健康守護者,共同逆轉肌少症!

    汪元媜 營養師 2025.08

    參考資料

    1. 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2019 Chen LK, et al;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: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. J Am Med Dir Assoc. 2020;21(3):300‑307.e2
    2. 亞東院訊 第251期 2020年10月 家庭醫學科 邱舒宜醫師
    3.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

    Contact us

    想瞭解老人肌少症改善方法嗎?立即諮詢小宙初日診所:

    預 約 諮 詢
    share on
    相 關 文 章